俞字开头的组词:
俞俞、俞儿、俞允、俞咈、俞咨、俞扁、俞拊、俞旨、俞柎、俞水、俞然、俞穴、俞纳、俞脉、俞跗、俞附、俞音、俞骑、俞儿舞、俞儿骑
俞俞:和乐愉快貌。俞,通“愉”。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无为则俞俞,俞俞者忧患不能处,年寿长矣。”成玄英 疏:“俞俞,从容和乐之貌也。”陆德明 释文:“俞俞,羊朱反。”《广雅》云:“喜也。又音喻。”晋 皇甫谧《高士传·姜岐赞》...
俞字在中间的组词:
五俞穴、督俞穴、腰俞穴、五脏俞穴、伯俞泣杖、都俞吁咈
五俞穴:五俞穴也叫五输穴,即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穴的总称,每条经脉都有自己的五输穴,合计60个穴位,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。
腰俞穴:寻找方法:取穴时一般采用俯卧姿势,腰俞穴位于腰部,臀沟分开处即是。主治疾病:腰俞穴的主治疾病为:指压腰俞穴可以治疗痔瘘、痔核、裂痔等疾病。
五脏俞穴:五脏俞穴为五脏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五个背俞穴,即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和肾俞。
俞字结尾的组词:
伯俞、允俞、募俞、吁俞、呴俞、巴俞、离俞、穴俞、肝俞、肺俞、胆俞、腰俞、膺俞、訏俞、都俞、竹孚俞、膺中俞、下极之俞、吁咈都俞
伯俞:亦作“伯瑜”。汉 代人,姓 韩。古代有名的孝子。汉 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:“伯俞 有过,其母笞之,泣。其母曰:‘他日笞子,未甞见泣,今泣,何也?’对曰:‘他日 俞 得罪,笞,甞痛,今母之力不能使痛,是以泣。’”三国 魏 曹植《鞞舞歌·灵芝篇》:“伯瑜 年七十,采衣以娱亲。慈母笞不痛,歔欷涕霑巾。”黄节 注:“朱绪曾 曰:《困学纪闻》云,采衣娱亲,今人但知 老莱 之事而不知 伯瑜。按此即《説苑》韩伯俞 泣杖之事,但彼无‘采衣’二字。”
允俞:允准,允诺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谢允上尊号表》:“果迴日月之光,俯降允俞之詔。” 宋 王禹偁 《乞归私第养疾表》:“伏望皇帝陛下,俯察衰残,更容假告……倘遂允俞,不胜恳愿。” 明 张居正 《进实录辞免加恩疏》:“伏望皇上,鉴臣悃诚,素无矫饰,收回成涣,特赐允俞。”
募俞:指人体胸腹部的募穴和背脊部的俞穴,皆为脏腑经气结聚输注之处。俞,通“腧”。
大家都在使用的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