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字开头的组词:
邮亭、邮件、邮传、邮使、邮便、邮候、邮册、邮券、邮务、邮包、邮司、邮吏、邮品、邮售、邮坛、邮堠、邮夫、邮子、邮寄、邮封、邮局、邮展、邮市、邮庭、邮役、邮徽、邮戳、邮折、邮报、邮摺、邮政、邮检、邮汇、邮片、邮票、邮程、邮符、邮笺、邮筒、邮筩、邮签、邮简、邮箱、邮籖、邮编、邮舍、邮花、邮表、邮袋、邮讯、邮购、邮费、邮资、邮路、邮车、邮轮、邮迷、邮部、邮钞、邮集、邮飞、邮馆、邮驿、邮骑、邮传部、邮便局、邮务局、邮差包、邮政局、邮檄人、邮电局、邮电部、邮资券、邮递员、邮亭醉尉、邮政编码、邮政通信、邮票图鉴、邮票折白、邮票版别、邮箱编号、邮资信封、邮资研究、邮件详情单、邮资明信片
邮亭:邮局在街道、广场等处设立的收寄邮件的处所。多是木头建造的小屋,有的像亭子。
邮件:由邮局接收、运送、投递的信件、包裹等的统称。
邮字在中间的组词:
乡邮员、北邮人、杜邮亭、杜邮剑、秦邮帖、集邮册、保价邮件、变体邮票、垃圾邮件、家庭邮编、快信邮票、无着邮件、普通邮票、杜邮之戮、杜邮之赐、特种邮票、电子邮件、电子邮箱、移位邮票、纪念邮折、纪念邮票、绿色邮件、航空邮件、过渡邮票、附捐邮票、集邮女王、中国邮递员问题
杜邮亭:古地名。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东。战国 属 秦。秦昭王 赐 白起 剑,令其自杀于此。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渭水三》:“渭水 北有 杜邮亭,去 咸阳 十七里,今名 孝里亭,中有 白起祠。”亦省称“杜邮”。清 黄遵宪《赤穗四十七义士歌》:“明年赐剑如 杜邮,四十七士性命同日休。”参见“杜邮之戮”。
秦邮帖:帖名。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·碑帖·家刻》:“是年秋八月,为 韩城 师禹门 太守,刻《秦邮帖》四卷,皆取 苏东坡、黄山谷、米元章、秦少游 诸公书,而殿以 松雪、华亭 二家。”
邮字结尾的组词:
丽邮、乡邮、书邮、亭邮、传邮、便邮、公邮、军邮、外邮、孙邮、客邮、庚邮、惠邮、效邮、无邮、星邮、杜邮、玷邮、电邮、石邮、秦邮、置邮、街邮、诗邮、边邮、通邮、邛邮、都邮、集邮、音邮、驿邮、骑邮、高邮、魔邮、寄书邮、致书邮、豫章邮、达书邮、避贤邮、鬼督邮、平原督邮、海外直邮、玄衣督邮、税票集邮
书邮:1.传送信件的人。语本《晋书·殷浩传》:“父羡,字洪乔,为豫章太守,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餘函,行次石头,皆投之水中,曰:‘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殷洪乔不为致书邮。’其资性介立如此”。
亭邮:古代沿途设置、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。《说文·木部》:“桓,亭邮表也。”徐锴 繫传:“亭邮立木为表……古者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。邮,过也,所以止过客也。”《宋史·礼志十一》:“绍兴 二年十一月,礼部、太常寺言:‘渊圣皇帝 御名,见於经传义训者,或以威武为义,或以回旋为义,又为植立之象,又为亭邮表名,又为圭名,又为姓氏,又为木名,当各以其义类求之。’”
传邮:1.传递,传送。 清 薛福成 《出使四国日记》卷六跋:“至於电气聿兴,风行殆遍,质分乾溼,气薄阴阳,以传邮则万里瞬通,以製用则百方咸备。”
大家都在使用的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