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锾:六百两。鍰,古重量名。一锾为六两;又说一锾为六两又大半两;又说百锾为三斤。《书·吕刑》:“墨辟疑赦,其罚百鍰。”孔 传:“六两曰鍰,鍰,黄铁也。”按,《史记·周本纪》引作“百率”。《文选·王融<永明九年策秀才文>》...
百锾:六百两。鍰,古重量名。一锾为六两;又说一锾为六两又大半两;又说百锾为三斤。《书·吕刑》:“墨辟疑赦,其罚百鍰。”孔 传:“六两曰鍰,鍰,黄铁也。”按,《史记·周本纪》引作“百率”。《文选·王融<永明九年策秀才文>》:“徒以百鍰轻科,反行季叶。”吕向 注:“百鍰金,刑以金赎罪者。”
罚锾:罚金。古代赎罪,用锾计算,故名。《书·吕刑》:“墨辟疑,赦,其罚百鍰。”孔 传:“六两曰鍰。”唐 柳宗元《酬韶州裴曹长使君》诗:“圣理高悬象,爰书降罚鍰。”清 顾炎武《钱法论》:“隆虑公主 以钱千万为子赎死,是罚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