宥字开头的组词:
宥世、宥免、宥全、宥善、宥地、宥坐、宥密、宥府、宥弼、宥德、宥恕、宥愆、宥纵、宥罪、宥谧、宥贷、宥赦、宥过、宥释、宥坐之器
宥免:赦免;宽恕。《北史·郭祚传》:“十年之中,三经肆眚,赦前之罪,不问轻重,皆蒙宥免。”唐 元稹《韦珩京兆府美原县令制》:“昔先王眚灾肆赦,则殊死已降,无不宥免。而受贿枉法者,独不在数。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嫗神色变异,女愈疑。谓嫗曰:‘明告所作,或可宥免,若犹有隐祕,撮毛尽矣!’”
宥全:宽免,保全。《后汉书·楚王英传》:“国家始闻 楚 事,幸其不然。既知审实,怀用悼灼,庶欲宥全王身,令保卒天年,而王不念顾 太后,竟不自免。”
宥善:赦免善良的人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﹝ 赵孟 曰﹞:‘莒 鲁 争 鄆,为日久矣。苟无大害於其社稷,可无亢也。去烦宥善,莫不竞劝。子其图之。’固请诸 楚,楚 人许之,乃免 叔孙。”孔颖达 疏:“叔孙,贤人,若赦之,是宥善也。”杨伯峻 注:“宥善,赦免善人 叔孙豹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抗传》:“盖《周礼》有赦贤之辟,《春秋》有宥善之义。《书》曰:‘与其杀不辜,寧失不经。’而 蕃 等罪名未定,大辟以加,心经忠义,身被极刑,岂不痛哉!”
宥地:机要之地。指枢密院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孝宗乾道二年》:“林安宅、蒋芾 言:‘臣等备员宥地,所职在於兵将。如二三大将,陛下所深知。偏裨间有才者亦多,但臣等素不相识,无以知其才否,欲自此与之相见。’”
宥字在中间的组词:
十世宥之、十世宥能、流宥五刑、赦过宥罪、一再则宥,三则不赦
十世宥之:宥:赦罪。指为国立下功绩的人,其千百年后,还要饶恕其犯罪的子孙。
一再则宥,三则不赦:一再:第一、二次;宥:宽容。第一、第二次可以宽容,再三违犯就不能赦免了。出处《管子·立政》:“一再则宥,三则不赦。”
宥字结尾的组词:
三宥、乞宥、保宥、全宥、八宥、再宥、分宥、别宥、刺宥、参宥、哀宥、在宥、大宥、完宥、宽宥、庆宥、弘宥、怜宥、恕宥、悯宥、慈宥、抚宥、放宥、曲宥、洗宥、涵宥、特宥、申宥、矜宥、肆宥、荡宥、获宥、获宥、蠲宥、该宥、谅宥、赦宥、降宥、十世宥、三杀三宥、位卑宽宥、尚希见宥
全宥:宽赦过错或罪行,保全其生命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华陀》:“佗 方术实工,人命所悬,宜加全宥。”《资治通鉴·宋太宗雍熙元年》:“若命有司穷究,则 廷美 罪不容诛。朕止令居守 西洛,而 廷美 益怨望,出不逊语,始命迁 房陵 以全宥之。”
大家都在使用的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