祀字开头的组词:
祀仪、祀典、祀命、祀土、祀场、祀堂、祀天、祀奉、祀姑、祀孔、祀孤、祀官、祀曲、祀灶、祀物、祀牲、祀田、祀礼、祀社、祀祭、祀禜、祀纪、祀舍、祀贡、祀山川、祀灶日、祀竈日
祀典:1.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。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凡禘、郊、祖、宗、报,此五者国之典祀也……非是,不在祀典。”南朝 宋 傅亮《为宋公修张良庙教》:“夫盛德不泯,义存祀典。”宋 苏轼《奏乞封太白山神状》:“伏见当府 郿县 太白山,雄镇一方,载在祀典。”
祀命:祭祀的命令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:“卫成公 梦 康叔 曰:‘相 夺予享。’公命祀 相。宁武子 不可,曰:‘鬼神非其族类,不歆其祀。杞鄫 何事?相 之不享於此久矣,非 卫 之罪也。不可以閒 成王、周公 之命祀,请改祀命。’”杜预 注:“改祀 相 之命。”
祀场:古代祭祀地神的处所。多在立春或立秋后的第五日,设屋祭祀。
祀字在中间的组词:
郊祀歌、过鲁祀圣
郊祀歌:乐府歌曲名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谓 汉武帝 定郊祀之礼,立乐府,以 李延年 为协律都尉,命 司马相如 等作郊祀歌十九章,其目多以歌之首句为名。以用于郊祀天地。以后历代王朝的这类歌辞,大都沿袭 汉 代之旧。
祀字结尾的组词:
七祀、三祀、不祀、世祀、中祀、丰祀、乡祀、五祀、享祀、人祀、从祀、供祀、兆祀、先祀、典祀、冢祀、千祀、厘祀、合祀、命祀、国祀、外祀、大祀、奉祀、奕祀、孝祀、守祀、宗祀、家祀、封祀、小祀、岁祀、崇祀、常祀、年祀、庙祀、徧祀、房祀、斩祀、方祀、旌祀、时祀、明祀、昭祀、月祀、望祀、来祀、毖祀、洁祀、洪祀、淫祀、滥祀、灭祀、灵祀、烟祀、燔祀、登祀、百祀、礼祀、社祀、礿祀、祔祀、祖祀、神祀、祫祀、祭祀、祷祀、禋祀、禋祀、禘祀、种祀、绝祀、羣祀、群祀、肆祀、血祀、解祀、训祀、赛祀、赞祀、载祀、迎祀、进祀、逆祀、通祀、遗祀、邦祀、郊祀、配祀、醮祀、阳祀、阴祀、附祀、陪祀、雩祀、顺祀、飨祀、馈祀、馨祀、内祭祀、羣小祀、群小祀、废绝卫祀、覆宗灭祀
七祀: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,即司令、中霤、国门、国行、泰厉、户、灶。见《礼记·祭法》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太祖纪》:“国癘之文,尚标七祀;良药之市,亦载三医。”
三祀:古代春季三种祭礼的合称,即大祀、中祀、小祀。
不祀:1.不祭祖先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葛伯 放而不祀。”赵岐 注:“放纵无道,不祀祖先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於是有刑不祭,伐不祀,征不享,让不贡,告不王。”
世祀:世代祭祀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二年》:“管氏 之世祀也宜哉!”《宋书·礼志三》:“虽年絶世祀,代革精华,可得腾金綵,奏玉润。”南朝 梁 任昉《王文宪集序》:“远协神期,用彰世祀。”
大家都在使用的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