隅字开头的组词:
隅中、隅中、隅反、隅团、隅坐、隅头、隅夷、隅奥、隅官、隅室、隅差、隅席、隅撑、隅曲、隅楼、隅目、隅眦、隅见、隅角、隅谷、隅镇、隅长、隅阿、隅陬、隅隈、隅隙
隅中:将午之时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﹝日﹞至於 衡阳,是谓隅中;至於 昆吾,是谓正中。”刘文典 集解:“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御览》引,隅并作禺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“日之数十,故有十时”晋 杜预 注:“隅中日出...
隅中:将午之时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﹝日﹞至於 衡阳,是谓隅中;至於 昆吾,是谓正中。”刘文典 集解:“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御览》引,隅并作禺。”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“日之数十,故有十时”晋 杜预 注:“隅中日出,闕不在第。”孔颖达 疏:“隅,谓东南隅也。过隅未中,故为隅中也。”《敦煌歌辞总编·十二时·天下传孝》:“隅中已,耶娘渐觉无牙齿。”参见“禺2中”。
隅反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復也。”后即以“隅反”指类推,举一端即知其馀。
隅坐:1.坐于席角旁。古无椅,布席共坐于地,尊者正席,卑者坐于旁位。
隅字在中间的组词:
陬隅句、一隅之地、一隅之见、一隅之说、东隅已逝、向隅之感、向隅之泣、向隅而泣、廉隅细谨、观隅反三、负隅依阻、负隅反抗、负隅顽抗、一人向隅,满坐不乐、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、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陬隅句: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 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,三月三日会,作诗。不能者,罚酒三升。 隆 初以不能受罚,既饮,揽笔便作一句云:‘娵隅跃清池。’ 桓 问:‘娵隅是何物?’答曰:‘蛮名鱼为娵隅。’ 桓公 曰:‘作诗何以作蛮语?’ 隆 曰:‘千里投公,始得蛮府参军,那得不作蛮语也?’”娵,同“ 陬 ”。后以“陬隅句”借指蛮语。 宋 陆游 《久客书怀》诗:“欸乃声饶 楚 ,陬隅句带蛮。”
隅字结尾的组词:
丘隅、东隅、举隅、举隅、九隅、乡隅、兑隅、八隅、区隅、反隅、四隅、坊隅、坐隅、坤隅、城隅、墙隅、天隅、奥隅、娵隅、室隅、宫隅、层隅、山隅、幽隅、德隅、德隅、方隅、无隅、曲隅、欧隅、海隅、淫隅、渊隅、王隅、王隅、疆隅、缺隅、艮隅、角隅、负隅、贲隅、趋隅、踇隅、边隅、阴隅、陬隅、鲋隅、东北隅、泣向隅、一人向隅、偏安一隅、偏居一隅、卑处一隅、四正六隅、固守一隅、大方无隅、失之东隅、安于一隅、小小一隅、局促一隅、山陬海隅、抠衣趋隅、斗绝一隅、海角天隅、独坐一隅、独居一隅、砥廉峻隅、砥砺廉隅、苟安一隅、街头巷隅、避溺山隅、阒然一隅
东隅:日出东方,故 以东隅指早晨。也指东方。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
举隅:举一端为例。意在使人由此一端而推知其他。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復也。”唐 杜甫《壮游》诗:“举隅见烦费,引古惜兴亡。”清 顾炎武《与友人论易书》:“夫子作《大象》,多於《卦》《爻》之辞之外,...
举隅:举一端为例。意在使人由此一端而推知其他。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復也。”唐 杜甫《壮游》诗:“举隅见烦费,引古惜兴亡。”清 顾炎武《与友人论易书》:“夫子作《大象》,多於《卦》《爻》之辞之外,别起一义以示学者,使之触类而通,此即举隅之説也。”参见“举一反三”。
大家都在使用的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