鳌字开头的组词:
鳌丘、鳌图、鳌头、鳌宫、鳌山、鳌峰、鳌戴、鳌抃、鳌拜、鳌掖、鳌波、鳌洲、鳌海、鳌甲、鳌禁、鳌署、鳌背、鳌足、鳌足、鳌钓、鳌阙、鳌鱼、鳌鼻、鳌头独占、鳌愤龙愁、鳌掷鲸吞、鳌背负山、鳌里夺尊
鳌头: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,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。后来用“独占鳌头”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。
鳌宫:亦作“鰲宫”。指禁中宫殿。因宫殿陛石镌刻巨鳌,故名。
鳌山:旧时元宵节用灯彩堆叠成的山,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。
鳌字在中间的组词:
占鳌头、小鳌山、钓鳌人、钓鳌客、钓鳌手、钓鳌竿、六鳌半岛、博鳌外交、巨鳌戴山、持鳌封菊、断鳌立极、独占鳌头、连鳌跨鲸、金鳌玉栋、金鳌玉蝀、鲸呿鳌掷、海上钓鳌客
钓鳌人:钓鳌客。 唐 翁洮 《赠方干先生》诗:“独向 若耶溪 上住,谁知不是钓鰲人。” 元 关汉卿 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本是箇钓鰲人,倒做了扶犁叟。”参见“ 钓鼇客 ”。
钓鳌客:谓有远大抱负或豪迈不羁的人。唐 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狂谲》:“王严光 颇有文才而性卓诡,既无所达,自称‘钓鰲客’,巡歷郡县,求麻铁之资,云造钓具。”后蜀 何光远《鉴诫录·钓巨鳌》:“会昌 四年,李相公 绅 节镇 淮南 日…… 张祐 遂修刺謁之,诗题衔‘钓鼇客’,将俟便呈之。相国遂令延入,怒其狂诞,欲於言下挫之。及见 祐,不候,从容及问曰:‘秀才既解钓鼇,以何物为竿?’祐 对曰:‘用长虹为竿。’又问曰:‘以何物为钩。’曰:‘以初月为钩。’又问曰:‘以何物为饵?’曰:‘用 唐 朝 李相公 为饵。’相公良久思之,曰:‘用予为饵钓,亦不难致。’遂命酒对斟,言笑竟日。”宋 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六:“李白 开元 中謁宰相,封一版,上题曰:‘海上钓鼇客 李白’。”叶玉森《一岛》诗:“不知何处钓鰲客,来此从荒闢蜃楼。”参见“钓鼇”。
钓鳌手:钓鳌客。元 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二折:“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鰲手。”元 无名氏《九世同居》第二折:“吾心已休,甘心退守,老却当年钓鰲手。”参见“钓鼇客”。
鳌字结尾的组词:
云鳌、六鳌、六鳌、彩鳌、架鳌、海鳌、灵鳌、灵鳌、蟹鳌、补鳌、连鳌、金鳌、金鳌、钓鳌、戴山鳌、连六鳌、龙伯钓鳌
六鳌:亦作“六鰲”。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。相传 渤海 之东,有一深壑,中有 岱舆、员峤、方壶、瀛洲、蓬莱 五山,乃仙圣所居之地。然五山皆浮于海,常随潮波上下往还。“帝恐流於西极,失群仙圣之居,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...
六鳌:亦作“六鰲”。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。相传 渤海 之东,有一深壑,中有 岱舆、员峤、方壶、瀛洲、蓬莱 五山,乃仙圣所居之地。然五山皆浮于海,常随潮波上下往还。“帝恐流於西极,失群仙圣之居,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,举首而戴之。迭为三番,六万岁一交焉。五山始峙而不动。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,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钓而连六鼇,合负而趣归其国,灼其骨以数焉。於是 岱舆、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,沉於大海,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。”事见《列子·汤问》。
彩鳌:旧时元宵灯景的一种。用彩灯堆成,象巨鳌形。多称鳌山。
大家都在使用的工具